山西切换
新闻
山西经济严重下滑 转型势在必行
2015
10/08
15:25

8月29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的带领下,58家央企组团到山西,在此次洽谈会上,山西省省长李小鹏说,当前山西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速度放缓、持续下行的趋势,经济发展仍然处在最困难的时期。

山西经济之困

2015年上半年山西全省GDP为5814.18亿元,同比增速仅为2.7%,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二,山西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已经不是第一次。2014年山西将GDP增速目标定位9%左右,但是最终只完成了4.9%,不足目标增速的55%。山西2015的GDP增速目标是6%,按照当前的经济表现来看,这一目标水平或也不能完成。

上半年,山西省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为925亿元,同比下降了7.8%,而全国财政收入则同比增长6.6%。截止至今年7月,山西全省11个地市中有9个市财政收入减少,119个县当中有86个县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态势,其中还有50个县的财政收入降幅超过20%。部分市县甚至已经不能去谈保障机构正常运作,而是将保工资放在第一位。

不仅如此,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3.9%,降幅相较第一季度扩大1个百分点,煤炭、焦炭、电力、纺织工业等多个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都出现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为5764.3亿元,利润总额为18.2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5.4%和58%。

山西困境之源

有人将山西经济的困境归咎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可否认,新常态确实给山西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顶多算是一点添加剂。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速也维持在7%的水平,高出山西4.3个百分点。全国有25个省市跑赢整体增速,重庆、贵州两地的增速甚至超过10%,即便是中部其他五省的平均增速也达到8.52%。可见山西经济的困乏,追根究底问题还是在山西内部。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山西给外界的印象一直就是“煤城”,“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得山西经济与煤炭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兴于煤,也衰于煤,吕梁GDP增速由2013年的全省第一到2014年的负增长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佐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资源日趋紧缺使得山西煤炭业发展受阻,今年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行业的亏损额超过40亿元。“一煤独大”不仅导致山西经济抗风险能力低,还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低。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省域经济的基础力量,山西市场环境历来就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全国每年发布的民企500强榜单,山西企业屈指可数,排名普遍靠后,且集中在煤焦铁行业。山西民营企业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行业集中、盈利能力低等多个问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投资环境差。为给山西经济输血,47家央企与山西签合作项目,总投资约为1555亿元。为助阵武汉发展,武汉与37家央企开展合作项目,总计揽资5521.42亿元。这是9月份有关中部经济发展的两则新闻,同是央企助阵,但是湖北的投资吸引力要远远高于山西。高度依赖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使得山西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不仅环境质量要求高的产业无法在此落户,人也不愿在此生活工作。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要素导致山西对人才培育的不重视,人才素质不高,但是最低工资水平却居全国上游,劳动力“没质没价”,企业为何要来?

四是政府不作为。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是山西的老问题,随着反腐的开展,山西整个政坛大换血。数据显示,自十八大以来,山西的11个地级市中,先后有5名市委书记和2名市长落马,省管系统官员空缺量曾经达到300人,缺少为民谋利、为民效力的官员。地方财政收入创造能力低也使得一些有良心的政府官员倍感无力,想作为但是没法作为。

山西脱困之途

山西经济现在还没有到穷途末路的时候,增速持续下滑、规模企业亏损是山西经济改革转型过程中必经的阵痛,山西的转型要抓住一些重点。

首先,政府应积极参与并引导城市转型,尽可能减少直接干预。纵观古今中外各大城市的发展历史,向山西这类资源性城市并不少,也不乏华丽转身的例子,德国的老工业基地鲁尔区、美国曾经的钢铁基地匹兹堡、法国的洛林等等。这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都有一个共同点——政府积极参与。不管是采用何种转型模式,政府这一主体都必不可少,但是政府在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是发挥引导和保障民生的作用,而不是对市场强加干预。政府需在制定转型规划、资金扶持、保障民生、提供就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导城市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型。

其次,改造升级煤炭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尽管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严重,但是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世界经济的主要能源之一,其经济价值依旧无法替代。山西还没能培育出其它替代性支柱产业,所以“煤”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还要做大做强,发展清洁煤炭、提升煤炭开采加工技术、建立煤炭产销一体化系统等措施都是升级煤炭业的有效举措。山西历史上几次增速放缓的事实都表明“一煤独大”行不通,所以从现在开始山西必须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基于自身特点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产业、旅游业及金融等新兴产业。

最后,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改变现状,那么东北地区的今天就有可能是山西的明天。在积极开展环境治理不仅能够促进山西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改善山西的投资环境,吸引更优秀的项目在山西落地实行,提振山西经济。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