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山西综合改革谋转型 助力经济建设
2013
05/13
15:29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而4年前的2009年一季度,山西省GDP同比下降8.1%,成为全国惟一的GDP负增长省份。

近两年,虽然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良好,根本原因在于实施了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特别是2010年以来,山西省上升为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实践。

壮士断腕  重新布局

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声名远播。然而,长期高强度的粗放开发也给山西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多发、市场风险巨大等一系列难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山西全省煤炭严重滞销,经济震荡,各项经济指标全线下滑,GDP增速降为全国倒数第一。同时,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疲于应对。

痛定思痛。山西省委、省政府重新审视省情,果断作出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重点,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决策。

“转型谈何容易,那真正是壮士断腕、刮骨疗伤!”,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对此感慨万千。几年来,山西围绕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任务和10项配套改革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马不停蹄,奋力前进。

痛下决心推进煤炭资源重组整合。山西省从根本上攻克了煤矿生产“多小散乱”的顽疾,以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为主的新型煤炭工业格局初步形成,单井平均规模达到年产120万吨,煤矿企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管理,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对脆弱、污染的GDP说“不”!2008年以来,山西省采取“停电、水、气、运、贷”的“五停”强制性措施,相继淘汰小火电430万千瓦、小钢铁4050万吨、小焦化3620万吨、小水泥5430万吨,为未来发展拓宽了空间。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山西省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经济由依靠资源、能源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

编制“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总体规划。山西省启动实施城镇建设“十大工程”,太原、晋中同城化,晋北、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及上党城镇群等城镇组群建设。

同时,山西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38项,在22个县开展扩权强县试点;以产业转型为核心、园区建设为载体,全力展开“一市两县”(省级试点县、市级试点县)、“一市两园”(产业转型园、科技创新园)、“一县一企”(循环经济企业)等先行试点工作。

实施转型综合改革不仅使山西闯过了危机,而且初步构建起充分发挥资源型地区优势的现代产业格局,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创新  产业升级

“转型发展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山西的优势在煤,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关键是不断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使优势更优更强。”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

为改变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粗放、结构单一等弊端,山西省通过全面创新,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2011年起,以“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为标志的国企转型发展风生水起。去年,山西省16家相关企业集团完成增加值近1559亿元,同比增长近30%,对该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单一煤炭产业正向新型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快速转变。

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循环经济成为推进传统产业多元发展、变废为宝的“利器”。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原煤洗选、中煤发电、高岭岩深加工,上一环节的生产“废料”转眼变成下一环节的“原料”,伴生资源利用率高达95%。

在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厂区,俗称“臭煤”的劣质高硫煤魔术般地变成高品质柴油、尿素、石蜡油,初步实现了多技术、多联产、多产品耦合的高端循环、高端转型。

阳泉鑫磊循环经济园区内,8项传统产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6种污染废弃物,实现煤炭产业向高、精、尖产业链的多元延伸。

山西省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3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焦化企业已具雏形,一批大型化精深加工项目陆续启动。

目前,山西省已建成20多个循环经济园区,煤炭资源回收率由5年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循环经济已成为基本经济形态和产业模式。2009年以来,山西省煤炭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40%以上,去年已达到1.187万亿元,增长近42%,其中非煤收入占到近76%。

太钢不锈(000825)钢冷轧光亮板生产线领先世界最高水平,太重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吕梁市由10家民营企业总投资139亿元建设的中国汾酒城已具雏形。

目前,山西省传统煤炭工业生产粗放、高污染等“顽症”已基本消失,而资源效益倍增化、产业发展多元化已成为最大亮点,传统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奋力开拓  打造新产业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面对困局,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和文化强省,全力打造新型产业。

近年来,山西省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潞安集团21万吨煤制油和晋煤集团10万吨甲醇制汽油示范项目、太重煤机年产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设备顺利投产,太原富士康年产2200万部苹果手机生产线建成,阳泉百度云计算中心项目开始布局,中科鸿基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

长治市上党城镇群专家团队引领转型好戏连台,三晋硅业多晶硅、日盛达光伏玻璃等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4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园区现代化农业遍地开花。晋中超轻型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生产、吕梁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等转型项目异军突起,到2016年无人驾驶飞机年产将达到1万架;大同现代医药工业园区内15家制药企业相继落户,涵盖化学原料药、药品、中药、生物制剂等领域……

目前,山西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形成,已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同时,为提升服务业这一产业结构“短板”,山西省近3年的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以上。规划总投资2676亿元,涵盖文化、旅游、出版等18个行业的服务业“1 10”重点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八成以上。

转型发展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山西的优势在煤,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关键是不断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使优势更优更强。实施转型综合改革不仅使山西闯过了危机,而且初步构建起充分发挥资源型地区优势的现代产业格局,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