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先行先试 争当全省转型发展排头兵
2019
10/11
21:19

20191011_eda4e38b6246f69585eb042b4c6dbfea.jpg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推进实施了上百项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改革举措。图为园区一景。

20191011_16d421808680d5b36977e0218f9818a3.jpg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两年多来共引进新兴产业项目138个。图为正在建设的益海嘉里(太原)粮油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百亿元。

20191011_839fc292c020d016414a0dff84151e27.jpg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图为第二期人才小区正加紧建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经济建设实现了由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的历史巨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高。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答好转型发展的“山西答卷”,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创造性地将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决定整合太原都市区内8个主要产学研园区,设立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以此为战略突破口,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党的建设等方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引领全省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山西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试验田,自2017年2月25日揭牌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太原市委、市政府,晋中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对表中央,对标先进,对接国际,结合实际,先行先试,推进实施了上百项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改革创新举措,在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示范性引领性成果。省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组向全省开发区推广了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7方面32项经验。
  2018年,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新开工产业项目66个、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60个。2019年1月至7月份,新开工产业项目22个,开复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92个。其中,已累计开工近40条道路。预计今年年底,可基本搭建起潇河园区道路、水、电、暖、通信等主干架构,为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优质条件。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高速度高质量增长趋势日益明显: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8%;工业投资增长303.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3%。2019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1%。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目标——
  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成为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先行先试的配套改革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对内对外全面开放的综合平台、智慧化与低碳化的新型城区、管理规范与廉洁高效的样板区,为全省域转型综改试验发挥示范作用。
  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实现翻一番。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专利申请量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取得明显突破,煤基低碳、智能装备、新材料等科技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煤基低碳研发等新兴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太原市、晋中市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引领带动全省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5—10个百分点。

“一个主战场、两个集团军”协同作战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由学府产业园区、唐槐产业园区、武宿综合保税区、科技创新城、潇河产业园区、阳曲产业园区、晋中开发区等产学研园区组成,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的定位和目标要求,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太原、晋中“一个主战场、两个集团军”协同作战,在产业转型、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营商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创造了“示范区速度”,塑造了“示范区精神”,锻造了“示范区作风”,形成了相融相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示范区太原部分从空间上分为三大片区

  北部阳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已入驻各类企业1000余家。重点围绕文化旅游、军民融合、医养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六大产业集群谋划发展。
  一是在暖泉湾片区依托青龙古镇与华夏文明传承园的建设,配套开发汉韵艺术小镇、丝路风情主题公园等为内容的新能源健康特色小镇,形成休闲度假旅游品牌高地。二是依托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依讯北斗、银嘉基金,打造以北斗卫星、大数据、芯片设计、精密制造等产业为代表的太原军民融合创新小镇。三是以美好蕴育健康实验室为平台和依托,与301医院合作共建的癌症筛查治疗康养专科医院为代表,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医养大健康重点项目。四是以银基烯碳新能源电池及储能等为代表,大力发展储能产业。五是打造以银邦股份、明豪汽车模具、飞尔康3D制造为龙头的高端智造工业园区。六是打造以绿宇再生纤维、中宏环保再生橡胶项目等为依托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中部产业整合区:规划面积约57平方公里,对现有比较成熟的产学研体系以及城市功能进行提档升级。
  学府产业园区
  包括原太原高新区学府园区和汾东拓展区两部分。其中,学府园区规划面积7.46平方公里,汾东拓展区面积0.91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各类入区企业52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占全省总数的近30%。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
  唐槐产业园区
  原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5.04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园区注册企业4000余家,外资企业25家,进出口企业18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3家,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5大产业基地。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签署协议,全力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人源胶原蛋白产业基地。
  ——蒙牛太原公司以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为导向,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为目标,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企业智能互联项目建设,今年,陆续投入两条纯甄PET酸奶生产线。
  ——青岛啤酒太原公司新增的一条3.6万罐/小时易拉罐生产线顺利投产,是山西省内唯一一条易拉罐啤酒生产线,填补了行业空白。
  武宿综合保税区
  2012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2013年12月,正式封关运营,是山西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94平方公里,首期验收面积1.75平方公里,重点布局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服务、加工贸易、服务贸易航空产业、检测维修、融资租赁等产业。我国首个引进智能制造系统的法兰加工项目——永大不锈钢法兰项目一期工程投产运营。与禧佑源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引进飞机拆解基地项目和航空保税物流项目。
  科技创新城
  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已累计引进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华能集团等高端研发机构20余家,可对接3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其中,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已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两万余平方米,是我省积极打造创新平台、围绕煤炭的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利用、促进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
  南部潇河产业园区:位于太原市、晋中市南部的潇河两岸,规划面积约205平方公里。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
  其中,太原起步区规划总面积约为57.3平方公里,是太原都市圈“双城”建设的核心区域,至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约30万人,规划形成“两轴、一带、一心、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2019年7月1日,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潇河园区(一期)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运营,二期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一期项目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8亿元,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61亿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智慧化装配式钢结构生产基地。

示范区晋中开发区

  规划了区域总面积236.07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搭建了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大学城产业园、汇通产业园、科技创新城(晋中片区)、潇河产业园(晋中)五大产业园区组成的产业承载平台;形成了聚焦经济发展主业、行政权力授权到位的经济管理职能体系;建立了具备大部制、扁平化特征,精干高效运行的新组织架构。
  2017年以来,共引进项目92个,总投资达到841亿元,项目建设强力推进。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当年翻番,增幅达到124%,特别是工业固投增幅达到246.5%。新兴产业快速集聚,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医药健康、食品、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集群,吉利山西新能源汽车等3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