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循环经济标准化闯出山西“模式”
2013
07/12
18:15

循环经济之于山西这样的资源大省和能耗大省,无疑具有典型示范意义。2010年6月,太原、长治、晋城、运城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开始建设。3年来,山西省质监局按照国标委对试点建设的要求,坚持从优化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完善标准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以标准化战略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深入实施为手段,扎实推进试点城市的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2007年山西省全面推行标准化战略和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以来,标准化与循环经济的一个全新的结合点和里程碑。然而,对于4个试点市来说,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前人现成的路可走,没有别人成熟的经验可借。

山西省质监局明确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为基本建设模式,紧扣发展循环经济这一中心,充分发挥标准化规范引领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立健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改进为手段,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

作为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太原率先出台了《太原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实施方案》,确立总体目标,着力强化规划引导、园区承载、项目带动、政策创新和科技进步等几个重要环节,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格局。在短短时间内,太原市质监局与市发改委共同起草了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的《太原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第1部分:总则》,并指导、帮扶承担试点任务的22家企业建立了各自的循环经济标准子体系,如今90%的企业基本完成。

长治市积极探索,着力打造生态农业、煤炭开采及综合利用、钢铁及深加工产品、电力及电力转化、新型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链等六条循环产业链,有效地实现了产业高端化拓展、经济循环化发展,切实提高了全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推进全市经济结构战略转型注入了不竭动力。

运城市则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作为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依托铝、镁、煤焦、农业等产业优势,探索形成了“煤—电—铝—深加工”、“铝镁—铝合金—深加工”、“煤—焦炭—煤焦油—炭黑—深加工”、“猪—沼—菜(果)”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标准化体系。

晋城市大胆实践,围绕煤层气利用、焦炉高炉煤气利用、煤转化、煤化工尾气利用、煤矸石利用、生态农业六大循环产业链,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有力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山西省以及4个试点市相继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省一级层面按照1:6的比例落实了配套资金。在全省四个试点建设城市中初步形成了领导机构健全、任务细化分解、责任目标明确的工作格局,全面推动试点建设工作的进步。

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试点是一道多解题,山西省质监部门充分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破题探索,走出与自身经济适合的发展之路。

如今,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已在山西四个试点市落地生根,四个试点市纷纷涌现出一批具有山西本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为循环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