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离石区吴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思路
2013
07/29
16:53

离石区吴城农业科技园区2009年开始实施,2012年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园区内主要以设施蔬菜(大棚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目前,大棚温室共有292个,主要分布在吴城水库以下4个行政村,(其中上四皓村41个,下王营庄村19个,上王营庄111个,兔坪村121个),根据权属分,吴城镇、村拥有75个,离石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拥有36个。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园区投入运行以来,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现提出三个具体解决办法。

一、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是农业园区效益的关键,水、电、路是农业园区缺一不可的主要设施,但就吴城农业科技园区运行的情况看,水源严重不足,成为设施蔬菜发展的最大障碍。再加上,电力供给不足,所以园区路网仍需进一步改善。2、投入巨额资金的设施蔬菜本是一项富民工程、民生工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园区具体实施的过程却不容乐观。产出的蔬菜不仅量少而且品质单一,未形成一定规模。究其原因,供销渠道不畅通从而影响蔬菜销售是园区大棚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3、园区真正懂管理、会经营、善种植的技能型人才很少,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质量、效益。仅靠农村本地少数专业人才无法达到产业化和科技化,必须通过有效手段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和外地人才的进入或加盟,提高园区科技化水平。4、、菜农的思想意识、技术水平急需培训。吴城农业园区内涉及4个行政村,1295户,3630口人,46岁以下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带子女城区上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0%,外出人口中脱离种地的占35%左右,务农者80%以上还是传统观念,广种薄收,缺乏科学种地的思想。大部分农民因缺乏技术,(农民中初中文化占40%,高中文化占10%),没有能力和胆量接触“科技”二字,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动脑筋,这一思想意识问题,各级政府早已认知,历年花费大量资金、时间聘请专业人才加强科技培训,但效果不尽人意。

二、具体解决办法

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一年胜于一年,扶持“三农”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接二连三,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根据中央、省、地、市、区的惠农政策,吴城农业园区已投入大量资金,园区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加快解决上述问题。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现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1、集中财力扶持,不断增加投资,改善基础设施

具体措施是:一是解决园区水严重不足的问题。经实地勘测,挖深井是解决园区灌溉用水的长久之计,建议规划油坊坪打深井2眼供王营庄大棚,下王营庄1眼供下王营庄大棚,兔坪2眼供至北遮沟村,上四皓利用吴城水库水,需修筑水渠3千米,这样可有效缓解各村争水抢水的状况。二是抓好中央投资支持农村水、电、供电区电网改造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这一有利机遇,改变园区电力不足的状况。三是改善大棚与村道、307国道互通公路,为产、供、销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蔬菜协会职责要明确

目前农业园区已建立蔬菜合作社,并设置有合作社章程,有具体的人事机构,但与蔬菜种植户还是“两张皮”,相互之间缺少协调,缺乏配合。鉴于此,政府必须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首先,要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需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使其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成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其次,要规范国家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管护机制,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

3、成立专门的蔬菜产业协会

“加强农民合作社党建工作,完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探索功能定位”。这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合作社建党支部的具体要求。吴城农业园区所包括的4个村,五个点,共有党员参与承包35名,占大棚承包总数的30%,他们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大棚蔬菜的经营管理以及与承包户的沟通协调上,基本无暇过多顾及村内其他事务。如上王营庄李祥田、张金鱼是本村的支部委员,自承包蔬菜大棚的三年来等,很少参加村支部会和集体学习等活动。其它村也有类似的情况。

设施蔬菜在离石区从无到有,还属于新鲜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属正常,只要干部群众虚心学习、踏实肯干,做好园区的运行模式、权属、机制、主体、管理、种植项目的规划,拉大园区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品种,相信吴城农业科技园区定会实现产业化、科技化,设施蔬菜也定会成为吴城镇农民致富增收的最大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