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长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厚植转型发展优势
2021
03/11
13:17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长治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创新为上,聚焦“六新”要求,奋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赋能高质量转型发展,使长治这座太行宜居山水名城变得更加朝气蓬勃、激情澎湃、活力四射。

2020年,全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谋划实施了765个产业转型项目,形成了装备制造、半导体光电、医药健康、新材料、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5个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初步实现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8家。长治高新区、中科潞安深紫外LED芯片项目因转型升级真抓实干获全国通报表扬。依托中科潞安半导体产业研究院、高科华烨集团CNAS国家实验室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科技研发支撑,形成了以中科潞安深紫外、高科华烨LED为龙头,集蓝宝石衬底、LED外延及芯片、LED封装、照明灯具等于一体的LED产业链条。全市LED产值占到全省的95%,高科华烨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三,并参与制定行业产品国家标准。振东、康宝等制药企业以各自院士(博士)工作站的科研成果为支撑,积极打造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制品产值达到17.3亿元。依托科技部批准立项、在长治组建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科研成果,发挥长治煤化工产业研究院的作用,整合跨地区、跨部门的煤化工产业人才、科技和信息资源,全面提升科研攻关、技术转化和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全市煤化工产业向绿色化、清洁化、科技化、高端化发展。潞安单烃烷、潞宝锦纶长纤维等项目顺利投产。沁新集团凭借铸造焦工艺被工信部评为全省唯一的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与山西大学合作成立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攻关和技术转化,年转化利用工业固废1000万吨以上。

日前召开的长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又进一步将“全国创新驱动转型的示范城市”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明确提出,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聚焦“六新”奋力突破,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构筑一流人才高地,建设一流创新环境,构建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形成半导体光电、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信创、新能源、新材料、固废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近年来,长治市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中科院半导体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近百家全国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已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工作站2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双创孵化平台55 家,政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示范基地48个,被确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

去年,又与科大讯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长治建设中原经济协作区总部、研究中心和AI产业加速中心。还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光电、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全力支持中科潞安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等15大创新平台发展壮大。

下一步,长治市将充分发挥全市现有91家产学研创新平台作用,加快深紫外LED杀菌消毒、第三代半导体、人工心脏、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突破和场景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年内至少完成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20亿元以上。

同时,积极推动现有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在现代化工、装备制造、半导体光电、碳基新材料、医药健康、氢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实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全覆盖。充分发挥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作用,支持中科潞安国家第三代半导体科技创新中心紫外分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占领产业创新制高点,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长治市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研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源泉。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初步实现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8家。初步形成“合作一个研发机构、支撑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格局。去年,高标准推进“山西智创城NO.5”建设,已引入高新技术企业70家,落地新兴产业项目9个。同时,加快“双创”平台培育,大数据、唯美诺、左右为你等3家众创空间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高科华烨LED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力提升创新能力建设,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4.38件,是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26.6倍和8.6倍。拥有了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资格,成为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澳瑞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进了国际上先进设计系统,与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美国SGMA信息室、澳大利亚布菜特信息室、德国“TOPIC”“ERGO-FIT”“INFERNO”等厂商建立了良好的、频繁的合作关系,参与制定健身器材多个系列产品国家标准。占领了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澳瑞特品牌的长远发展增添了原动力。

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多层次、递进式企业创新培育机制,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潞安太阳能、高科华烨等高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市级示范创新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联合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实验平台、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市。支持高新区、开发区依托重点企业建立中试基地,推动重点产业中试熟化基地全覆盖,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力争到“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实现倍增。

构筑一流人才高地

近年来,长治市不断营造优待人才、激励人才创新氛围,出台兑现了人才引进、落户安居、柔性引才、奖励扶持等人才政策。在全省首家出台《高层次人才奖励资助实施细则》,对于新引进高端人才每年给予最高60万元生活补贴;新引进博士每年2万元,双一流硕士每年1万元;一流本科每年0.6万元,连续补贴3年。2018年以来,市直事业单位引进“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229人、县区事业单位引进全日制研究生974人、企业引进骨干紧缺人才600余人、引进高校毕业生近万人、入选“三晋英才”支持计划523人,发放各类奖励资金共计2000余万元。

长治市始终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实施“潞才培育”工程。对国家、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真金白银”的配套支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通过 举办“长清班”“长浙班”“企业家大讲堂”等形式,多举措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利用“创业英雄会”青年双创大赛、“双创梦工厂”大型电视真人秀、“创业先锋”分享沙龙等各类“双创”活动,培养创新创业典型,壮大“双创”人才队伍。

同时,长治市还连续举办三届长治技能大赛,评选出101名“太行技术状元”和824名“太行技术能手”。截至目前,各类“双创”载体发展到62家,在孵企业175家,创业团队1008个,创客5700多人;带动就业3万人,完成技能培训近20万人。

下一步,将制定《长治市急需紧缺人才年度目录》,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城、重点项目,精准引进科技领军人才,推广“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模式。继续办好企业家大讲堂,培养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培育双创人才,壮大双创人才队伍,持续办好长治青年双创大赛。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在长治设立实训基地,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联盟。持续建设人才公寓,打造人才社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职业院校培养联盟,推进校企对接订单培养。依托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育研修,持续办好长治技能大赛,积极参与、承办国赛省赛,培育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长治工匠”,打响技能长治品牌。

建设一流创新环境

去年,长治市制定出台《长治市创新生态建设30条》,推出6方面30项创新生态建设举措,收效显著。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以“揭榜招标制”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推动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构建面向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科技创新纳入地方财政重点保障范围,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冯毅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