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概况
一、历史沿革与地理概貌
襄垣县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早在二、三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在禹时代,襄垣属冀州之域;到虞舜时,为并州之地;春秋时归属黎国;战国初,赵、韩、魏三家分晋,襄垣始属韩国,后归赵国,因而历史上有“古韩”之称。公元前260年,秦王龇攻赵,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今北关贵江沟),因城系赵襄子所筑,故名“襄垣”。
1940年4月,襄垣县曾分设襄垣县和襄西县。1941年年辖区曾多次调整。1958年9月,襄垣县和沁县合并为襄沁县,后沁源又并入,称沁县,原襄垣称沁东。1959年9月又恢复襄垣县建制,隶属晋东南行署。1985年5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归长治市管辖。
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地理坐标在东经112°42′—113°14′,北纬36°23′—36°44′之间。东以仙堂山、黄岩山与黎城分界;西以石磴山和沁县相连;南以五阳山、麓台山、磨盘山、五赞山分别与潞城、长治郊区、屯留接壤;北和武乡为邻。襄垣城位于长治市主城区北约50公里处,为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襄垣全境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山岭重叠,沟壑交错,地质复杂,属半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公尺左右,属内陆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为1160平方公里,折合174万亩。按地貌划分:丘陵占57.5%,山区占31.9%,平川占10.6%。襄垣盆地为境内最大盆地,南北长10公里,东西长宽8公里。魏灰山(下良镇井背村)海拔1725米,为境内最高山峰;合河口(北底乡石惰村)海拔800米,为境内最低点。县城平均海拔875米。
襄垣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候气温8℃-9℃,四季分明。七、八、九月气温最高,平均达23.4℃,极端最高气温为38.1℃。十二月、一月、二月气温最低,平均为-8.1℃,极端最低气温为-29.1℃。年平均降雨量在550毫米左右,大部分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66天左右,最短118天,最长可达195天。
襄垣属海河流域,地处浊漳河上游。浊漳河的三大干流———西源、南源、北源,分别从境内的贺家垴、南沟、吴北入境。西源、南源在古韩镇甘村汇合,至北底乡合河口与北源汇合,注入黎城。境内还有史水、郭水、郝水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数百条小溪,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河流总长度为90.5公里。全县共有水库14座,其中后湾水库为全县最大,是山西六大水库之一,年进水量1.3-1.5亿立方米,总库容量9890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7.8亿立方米。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襄垣从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辖有六镇十四乡。六镇即:城关、王桥、夏店、侯堡、虎亭、西营。十四乡即:善福、北底、八里庄、原庄、九庄、南邯、榆林、上马、东岭、史北、王村、龙王堂、下良、强计。2001年撤乡并镇时,缩编为8镇3乡,即八里庄并入城关镇,更名为古韩镇;原庄乡并入王桥镇;南邯乡、九庄乡并入夏店镇;东岭乡并入虎亭镇;王村乡、史北乡、龙王堂乡合并,编为王村;下良乡、强计乡合并,编为下良镇;榆林乡并入上马乡。侯堡镇、西营镇、善福乡、北底乡原建制不动。
襄垣现辖8镇3乡,323个行政村,1088个自然村,1463个村民小组。根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底总人口2470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115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0.4人,全县耕地面积38569公顷,约折合58万亩,人均耕地2.4亩。
三、物产与资源
襄垣物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豆、马铃薯、花生等。主要瓜果作物有:西瓜、苹果、梨、葡萄。乔木主要有:杨、柳、榆、槐、楸、黄芽树、皂角树和松树。灌木类主要有:沙棘类(醋柳)、荆条、玛瑙等。药草类主要有:党参、桔梗、马斗铃、知母、何首乌、女贞子、透骨草、甘草、黄芩,柴胡等一百余种。兽类主要有:豹、狼、豺狐、黄鼠狼、山猫、野猪、岩松鼠、花鼠等。鸟类主要有啄木鸟、野鸭、捞鱼鹳、猫头鹰、石鸡、山斑鸠、喜鹊、麻雀、小燕等。虫类主要有:蛇、蝎、蜈蚣、壁虎、蜂、蝇、蜻蜓、蚊子等。鱼类主要有:草鱼、鲤鱼、鲢鱼、虾、蟹、鳖、蛤蚌、水螅等。其中豹和啄木鸟为珍稀动物。
襄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锡、硫磺、石膏、云母、石英砂、石灰石、铝土矿、白云石、大理石、磁土等三十余种。其中煤、铁矿极为丰富。全县煤田南起阎村,北至南岩,长45公里,宽10公里,共计450平方公里,煤田属沁水煤田,现已探明地质总储量75.8亿吨。煤质以中灰、低硫、高发热量、高熔灰份的贫煤为主。铁矿主要分布在王桥、北底、下良、善福、西营等乡镇,总储量约3300万吨,氧化钙品位55%以上,是水泥、电石及其它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石膏石总储量为150万吨,分布在我县东南部,是全省优质石膏矿点之一。铝土矿、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砂的矿产资源储量均在100万吨以上。丰富的地矿资源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四、交通与城市建设
襄垣县境内铁路纵贯西南,太焦线过境37公里,从王桥镇的南沟站入境,到虒亭镇的小河村出境。铁路专用线7条,全长12.1公里。公路干线有2005年建成通车的太(原)长(治)高速路、国道208线及其附线、省道榆长线过境段共计151.324公里。1996年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2002年开始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使全县通车里程达到922公里,全县通水泥(油)路村达到323个,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00%,形成了高速路、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村三级公路为网络的公路交通体系。2005年,全县客运量为275万人,周转量为10500万人公里;货运量为730万吨,周转量为39500万吨公里。近年来,高标准新建了环城长兴路、开无东西大街和府前南路,初步构筑起县城“三纵三横”的城市框架,为县城的城市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县11个乡镇、323个行政村,村村接通了程控电话,全县安装电话总量达4.7万余部,其中农村电话3万余部。2005年末移动电话达到6.1万余部,国内互联网达到6700余户,城镇住宅电话拥有率达到90%以上。近几年来,襄垣多方筹资,大力实施以城建、交通电力、供水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年年有项目,年年办实事,并完善了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等腰三角形城市保障体系,提高了县城品位,扩大了县城规模。
五、历史人文
襄垣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可圈可点。古有八景即:宝丰晴雪、狮山晚照、凉楼盛观、漳江春渡、市桥怀故、韩山独秀、仙堂旧隐、甘泉嗽玉。仙堂山峰峦俊秀、森林茂密、风光秀丽、气候凉爽,通过不断改造,已在为全省有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同时凉楼盛景和后湾水库旅游区也初步得到了开发。
襄垣人杰地灵,许多仁人志士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张良(?—前189年),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据《襄垣县志》(乾隆版与民国版)载:张良,按史记及西汉书称良,韩国人,查《一统志》,良生城甫,城甫及襄垣也。
法显(约337—420年),东晋著名高僧、旅行家、翻译家。本姓龚,系现上马乡龚家庄人,他是我国极端困难人到天竺取经的先驱者,早于唐玄奘取经230年。他曾先后游历三十余国,行程九万里,比哥伦布到达美州大陆的墨西哥早1080年。
连楹(1354—1402年),字子聪,号栋宇。系现古韩镇阳泽河人。明洪武时,官拜监察史,以专于职守、耿直忠贞著称,入国史。
刘龙(1476—1553年),字舜卿,号紫岩,系现下良镇肖家垛人。明嘉靖六年升为南就礼部尚书,后转为吏部书,在任期间,军需齐备,军纪严明,曾奉诏讨伐盐徒,一举平息。
六、经济现状
襄垣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结构协调。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5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7.2:76.4:16.4;财政收入达到72569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9444万元,地税收入275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86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3元,职工平均工资29333元。
工业:襄垣工业以煤焦、化工、建材为主,轻重工业之比为10:90,呈倚重之势,煤焦经济占到工业基础经济总量的80%左右,居主导地位。2005年全县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工业基础总产值90.96亿元,销售产值88.67亿元,增加值47.59亿元。主要工业基础产品有原煤、焦炭、洗精煤、电力、生铁、化肥、电石等,其中煤炭产量达到2748.16万吨,焦炭产量达到118.59万吨。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大力发挥资源优势,使以襄垣煤矿为代表的不少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为发展襄垣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襄垣是山西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每年上交国家粮食占到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类和麻类。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50023吨,其中夏18468吨,秋粮131555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9432万元,实现增加值37747万元;畜牧业品种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及家禽。2005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51884头,猪存栏头数为82107头,羊存栏只数为130873只。肉类总产量12035吨,禽蛋产量5665吨,奶类总产量1905吨。近年来,襄垣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上,新开发了以农产品为原料,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土蛋”、“红土米”、“糯玉米”、“手工挂面”、“仙堂山面粉”、“襄王牌陈醋”等特产品,醇香可口,享誉上党;畜牧业上,特种养殖方兴未艾,前景可观。
贸易、金融:襄垣商贸经营网点密布,市场繁荣。2005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46亿元,完成增加值16305万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业务。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达50.8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3.72亿元。
山西省襄垣县招商局
襄垣县人民政府招商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招商引资、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和投资促进工作职能部门,承担统筹安排全县涉外经济事务的任务;负责全县招商引资、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和投资促进业务工作;承担对县内乡镇、部门和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指导任务;负责承办国家、省、市各类博览会、洽谈会、研讨会的招商、招展工作。
局长杨锦华携全局干部职工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襄垣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电话:0355—7229309
电子邮箱:XYZSJ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