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幻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感官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科学技术突飞猛降所带来的“生活爆炸”。
生命科学,21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较为深远的学科之一,从粮食的生产、生态的保护、环境的治理、能源的开发、气候变化的应对到人类健康的维护和管理,生物技术无处不在。
以此为基础的生物产业,已成为新兴产业中创新最活跃、增长最快、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深刻的产业之一,有望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新兴主导产业。
生物经济也被公认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再看山西。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工程,将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省深化综改转型重要的抓手,列入了“十三五”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在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作出了专门的安排。
不久前闭幕的 “首届生物经济助力山西创新转型综改大会”是最好的例证。
而今,山西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口,若想争取在生物经济领域实现 “弯道超车”,山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本期策划中,记者希望通过讲述渠志灿、杨晓峰、孙毅、曹秋芬他们与生物技术之间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山西生物产业发展的现状,激发山西生物产业创新新活力,真正让生物经济助力山西创新转型综改。
杨晓峰:生物医药需要自主创新和产权保护
杨晓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大分子光电一体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8月8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记者见到了杨晓峰和他研发并已上市的多光谱荧光成像仪。“多光谱荧光成像仪就是从体外可以清楚看到人体淋巴结的位置。这款仪器,一方面有利于医生更好、更快的手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病人的二次伤害。目前,它已在全国上市销售。”多光谱荧光成像仪是杨晓峰经过十多年研发上市的产品,他把“多光谱荧光成像仪”比作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从无到有,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成长。”
为什么要研发多光谱荧光成像仪?杨晓峰坦言:“在治疗过程中,一些病人会出现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有些肿瘤需要进行多次切除,才可以切除干净。”于是,他就思考,能不能有一台机器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更标准地找到病人身上的肿瘤,并减少病人的痛苦。
其次,近年来,影像技术发展迅速,从单纯的解剖结构影像发展到血流代谢和功能影像,影像速度越来越快,图像分辨率越来越好。集成了多种影像设备的手术室,能够实现术中影像导航和实时影像评估,结合腔镜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甚至机器人手术技术,使外科手术更加微创精准。杨晓峰表示,相关医疗设备的研发成为各国竞争的热点,也是我国生物技术和医疗装备发展的重大需求。
基于以上两点,从2005年开始,杨晓峰经过11年的研发、试验,2016年4月,多光谱荧光成像仪在取得了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注册证书后,正式推向市场,且一经面世就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至今产生的经济效益已有七八百万元。“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化、落地,投入市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病患。”3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经历,杨晓峰更明白产品研发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生物技术的研究者,30多年来,杨晓峰还承担过多个科技研发项目,拥有专利6项。除了“多光谱荧光成像仪”,由他研发的产品数字化医学图像采编系统,2006年推向市场,多光谱活体分子荧光成像系统2012年推向市场,且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谈及山西生物技术的发展,杨晓峰直言不讳地指出,山西的生物技术领域并没有形成产业链。“由于微电子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优质生物工程企业缺乏,若想制造一台仪器,很多部件还必须拿到深圳去加工。”“医疗装备的研发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种技术的交叉融合,而我国现阶段教育培养的人才很难将医学、工学和理学融合在一起。”在杨晓峰的眼里,高端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山西生物技术发展的弊端之一。
如今,生物医药产业已被列入山西乃至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新兴前沿领域,杨晓峰说:“生物医药产业的春天来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及产业化,才能真正促进山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曹秋芬:希望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关注农业生物技术
比尔·盖茨预言:下一个首富可能是从事生物技术的投资者!
采访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秋芬博士说的最多的就是,让科技走进企业,让企业了解科技,让百姓共享科技成果带来的实惠。希望山西有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关注生物农业,希望更多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落地。
曹秋芬,山西翼城人,上世纪80年代从山西农业大学毕业,1993年前往日本国立岩手大学继续深造,2001年回国。35年间,她一直从事着生物农业研发。
8月11日,记者来到了曹秋芬博士的实验室。实验室里,各种玻璃器皿中放置着不同阶段的研究标本。曹秋芬博士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进行“苹果花粉培养植株”的研究,“从花粉到胚胎、无根幼苗、有根幼苗再种植到户外,四个步骤,需要近两年时间。”这漫长的两年时间并不包括户外的生长期。就像曹秋芬博士所说的那样:“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最后批量种植,需要十几年甚至一代人的时间。”
其实,对于曹秋芬博士来说,漫长的研究期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研究成果的转化。
纳豆菌,家喻户晓。殊不知,山西也有这项技术,就在曹秋芬博士实验室里,一放就是十多年。
微生物复合菌剂,用科普的话来说,就是“土壤消毒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它的现状是“待转化阶段”。
类似情况并非一两个研究成果,“山西拥有领先全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但很多是 养在实验室无人识 。”曹秋芬博士如是说。
可喜的是,今年7月,《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出台,这是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文件,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具体化。
8月8日,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已正式运营。
从政策出台到平台运营,可以看到,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决心。这也让像曹秋芬博士这样的研究者,对山西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