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新冠疫情肺炎发生后, 企业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当时没想到这么快能拿到银行放款,且不需要任何抵押,贷款利率只有3.15%。”8月6日,在太原市鸿新农产品公司,提起当初,董事长杨雪岭记忆犹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邮储银行太原市分行主动对接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重点企业,用时3天,就为太原市鸿新农产品公司发放了3000万元的小企业疫情应急贷款,让企业经营快速回归正轨,如今呈现出供销两旺的喜人态势。
瞄准“当下”难题,谋划“长远”之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坚持政策先行,全面优化金融政策环境,推进建设太原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我市金融机构合力为企业“输血减负”,各银行机构创新特色金融,摸排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加快信贷发放。建设银行山西分行在商业银行内首家创新推出客户经理“云工作室”,探索客户经营新模式;中国银行推出的“税易贷”和中信银行的“房抵贷”等新业务,切实保障基本金融服务畅通,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据统计,截至6月底,我市企业直接融资达539.8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为经济社会发展“输血”,提升企业“造血”能力。市金融办通过三个方面促进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一是积极“架桥”,市金融办微信公众号设计推出“政帮贷”业务,24家企业申报。线下组织和参与5场专题融资对接会,集中推介我市905个重点项目和各类企业。二是主动“铺路”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精准传导 “再贷款”“再贴现”优惠利率政策,为符合条件企业送上优惠利率贷款“红包”。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发放符合专用额度再贷款使用条件的优惠利率贷款388笔、6.82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428%。协调晋商银行、市农信社等地方银行将2月和3月对中小企业的存量贷款利率超出成本以上部分返还给贷款企业,共惠及我市中小微企业1100余家。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三是迅速“施工”,创优区域金融生态。“线上”推进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搭建“24小时永不落幕的融资洽谈会”。“线下”推进金融综合服务大厅建设,瞄准“首贷”“续贷”难题,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孙达佳)
短评
“血脉”通 经济活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打通金融“血脉”,成为经济能否及时恢复正常运转的关键。权威统计表明,当前国内90%以上的企业发展都与银行信贷业务紧密相连,打通并发挥银行业在企业复工复产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显得尤为关键。疫情发生后,我市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红利”,各金融机构纷纷响应,为企业“输血供血”,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用“真金白银”助企业复工复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通过科技“加持”、“线上寻机”,为企业纾困解难。
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的关系,实体经济发展得好,金融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金融发展得好,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