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阴云低沉,山西南部小城霍州稍显冷清。在煤炭由兴盛转入衰退后,这典型的煤炭城市不再有快马加鞭的发展速度。农历马年,这座城市的居民更多关注煤炭枯竭背后的隐忧。
2月10日,山西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发布数据显示,太原煤炭交易综合价格指数(中国国内首个煤炭主产地价格指数)为97.32点,较上期下跌0.34点。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发布的述评显示,中国北方港口煤炭库存积压,加之春节前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下调港口挂牌价格,对山西动力煤市场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其中,山西大同、忻州等地煤矿处于停产限产状态,煤炭产量下降明显。
此间,中国最大输煤港口秦皇岛煤炭港口库存已突破800万吨的警戒线。对此,有媒体指出,煤炭市场遭遇“倒春寒”,业内对2014年煤炭市场的悲观预期加重。在此背景下,小城霍州也感受到阵阵寒意。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李伍就在当地矿井采煤,直至退休。如今,他效力的赤峪煤矿早已关闭。一场大雪过后,整个矿区一片肃静。煤场、锅炉房等建筑早已拆除,只有残余的井架显示这里曾有的喧嚣。李伍说,后辈从事煤炭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居民生活也从烧煤变成了使用天然气”。
1958年,山西八大矿务局之一——霍州矿务局(现称霍州煤电集团)诞生于此。霍州市发改局的资料显示,鼎盛时期,霍州全市采掘业的从业人数为2.7万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数的60%。煤炭采掘业及其延伸产业对霍州GDP的贡献率一度占到70%以上。
彼时,高度依赖煤炭产业的霍州风光一时。元宵节“闹红火”期间,来自煤炭企业的表演队伍多半人马精壮、装饰气派。在各大矿区,用大量炭块堆积、点燃的“旺火”既为讨彩头,也显示出“财大气粗”。
进入21世纪,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开采,霍州地下的煤炭资源开始萎缩。目前,霍州煤电集团旗下8座煤炭当中,有5座因为资源枯竭而关闭、破产,剩余的也不甚景气。
大批煤炭及相关产业人员另谋出路。在霍州城区内,有相当数量的出租车司机原本以运输煤炭为生。在市区一些主要街道,部分退出煤炭行业的年轻人租赁商铺创业,更有大批年轻人外出谋生。
李征曾在当地煤矿工作,因为煤矿关闭、停产,他辗转到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旗下一家煤矿工作。起初,李征所在的煤矿待遇优厚。但自2013年以来,煤矿开始按七成比例发放工资。李征说,从现在的情况看,2014年的情形也不乐观。
和李征的情况类似,大学毕业,在钢铁行业工作数年后,乔忠旺托人成为山西焦煤集团旗下一名煤矿工人。彼时,乔忠旺的收入可观,但进入2013年后,煤矿停产,多数工人放假、分流,剩下的留守人员收入缩水。在乔忠旺看来,这一轮煤炭下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收入减少。乔忠旺说,虽然身在“煤乡”霍州,周围也有一批同学在煤矿工作,但感觉这里正在远离煤炭。
2013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压力大,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被称为“衰退型城市”。
在《规划》中,霍州和另一座城市孝义成为山西入选的两座衰退型城市。
对此,霍州市委书记陈纲曾表示,进入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意味着今后七至九年,每年都将得到1个多亿元人民币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此外,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也将促进当地经济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在资源趋近枯竭之际,当地引进一批煤电、化工、新能源项目,并开始拉动经济。
然而,在普通霍州人的生活中,数十年采煤带来的生态、地质灾害甚为明显。多年前,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晋华调查后指出,长期采煤导致霍州共形成地表明显且具有一定规模、危害的地裂缝地质灾害60处、372条。资料显示,霍州采煤沉陷区的面积已达到98平方公里,约为城市面积的13%,因采煤引起的地质灾害已经影响到4万多人的生活。
如今,年过60的李伍周边还有一群和他一样的煤矿工人。每每聚在一起,他们多半会回忆昔日的煤矿生活。对于这座城市和后辈的未来,他们不时流露出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