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山西:山西省红枣管理现场培训会在永和县召开
2014
05/10
15:08

山西省红枣管理现场培训会5月8日至9日在永和县召开。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虎山,临汾市副市长王振宇,永和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洋平,县委常委、副县长苏文龙,县人大副主任吕发群及省林业厅、农科院、林科院相关负责人,全省6市、12个红枣重点县分管领导、林业局长、红枣大户参加会议。会议由省农科院副院长聂安全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永和县红枣提升增效专题片,永和、稷山、临县、临猗、石楼介绍了各自红枣管护、发展经验。并实地参观了我县南庄乡千亩红枣树科学管护示范基地、红枣防裂果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和打石腰乡红枣树管理技术示范基地。同时省农科院枣树管理专家王保民、马光跃、薛新平就红枣防裂果技术及老枣树更新复壮、枣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对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培训。

据悉,去年以来,立足于永和坚实的红枣产业基础和全县人民发展红枣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省农科院把永和县确定为省内唯一的“院县科技扶贫示范县”,建立了“院县科技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实施“科技富民331”工程,即:驱动科技研发、推广、服务“三驾马车”,强化项目拉动、示范带动、部门联动“三个保障”,努力实现红枣产业提质增效这一目标。在省农科院的大力帮助和技术支持下,永和县建立了科研实验基地,先后实施了“老枣树更新复壮”、“中幼树高接换优”、“新品种试验推广”、“红枣防裂果新技术示范”等技术研究,特别是在防裂果方面,通过推广搭棚、套袋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红枣裂果霉烂的问题。

为了有效利用红枣树管理人才,实现红枣树的统一管理,永和县吸收各级专家、乡土人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方面力量,成立了“永和县红枣产业协会”,并在红枣主产区的乡镇分别成立乡级红枣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开通了科技服务 “直通车”。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

永和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300万元,专门用于经济林科技管护,并大力实施“1155”工程,即在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千亩以上的连片科技示范园区,每个村委建设一处100亩的精品示范基地,每个专家和科技人员包五户枣农,每户枣农建五亩科技示范园,严格按照管护流程进行管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并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重奖在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县委、县政府还拿出100万元重奖能解决永和红枣裂果、霉变问题的“功臣”。

通过以上措施和机制,永和县的红枣科学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科技管护的1.4万亩红枣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群众发展红枣的信心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开展科学管理较早的示范村,由于群众切实得到实惠,科学管理的热情很高,成效也较为明显。

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虎山在会上对永和县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扶持红枣产业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科技作用、加强枣园管理,不断把红枣产业做强做大等特点和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振兴红枣产业是转型跨越、改善民生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红枣产业发展的思路是“稳增长、强管理、增效益”。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枣树种植面积达400万亩,红枣产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在2013年基础上至少翻一番。但我省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管理粗放、裂果病害制约、市场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刘虎山强调:红枣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关系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因此,发展红枣产业要靠政府重视引导、靠资金投入保障、靠科技应用推广、靠管理常态有序、靠机制创新调动、靠企业加工利用。要组建县级技术服务队强化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要建立科技人员有偿服务机制、创新合作机制、建立考核机制不断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大力发展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枣产品加工企业不少于40个,其中,龙头企业不少于12个。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