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切换
新闻
建国六十五年陕西经济快速发展 迈入中等发达省份
2014
09/30
14:11

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年来,勤劳智慧的三秦儿女,面对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省情现状,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奋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经济从复苏、起步、高速发展再到有质量的快速提升,从量的跨越到质的提升,实践了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跨入了中等发达省份行列,进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踏上了富民强省的新征程。

一、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由欠发达省份迈入中等发达省份

六十五年最显著的成就: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增速迈入第一方阵,发展驶入快车道。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总量位次大幅前移。在六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陕西经济发展首先实现了量的跨越。1952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2.85亿元,历时40余年,到1995年才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1年、2004年分别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2006年、2007年分别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之后以年均增加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到2013年达到16045.21亿元,居全国第16位。

增速迈入第一方阵,发展驶入快车道。纵观陕西经济发展史,解放初到1978年,发展极不稳定,跌宕起伏,呈跳跃波浪型发展,最高与最低增速相差较大,1961年降幅达33.4%,1969年增幅高达45.2%;1978—1994年,发展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各年均保持增长态势;1995—2013年,发展驶入快车道,除2001年外,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2007年以来,陕西克服种种不利影响,经济增速稳居全国各省第一方阵,2013年居全国第6位。

二、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六十五年最鲜明的特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非公经济迅速崛起,城镇化率突破50%,区域经济迈出新步伐。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建国初期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底子十分薄弱,195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4:14.9:19.7。经过近2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国家“三线”建设期间,陕西的工业经济框架开始形成,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0.4:52.0:17.6。由以农业为主导的“一、二、三”模式过渡为依赖重工业的“二、一、三、”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陕西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陕西各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三次产业结构为9.5:55.5:35.0,过渡到“二、三、一”模式,产业结构实现了质的变化。与1952年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5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5.3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迅速崛起,城镇化率突破50%。解放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主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经济的活力进一步增强。199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26.7%,2000年上升到40.1%,2011年超过50%,2013年已达52.2%,比1997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非公有比重达59.6%,比第一、二产业高27.4和8.6个百分点。在31个重点示范镇、移民搬迁、撤乡并镇、鼓励农民进城等系列举措的带动下,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提升,实现了质的飞跃。2013年达到51.31%,比1978年提高34.97个百分点。特别是2012年比2011年提升2.7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全国各省第一,高于全国1.4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陕西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化社会。

区域经济迈出新步伐,县域实力显著增强。六十五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发展迅猛,比重大幅提升。2013年生产总值4200.89亿元,占比25.9%,比1978年上升17.4个百分点。关中继续保持中坚力量,2013年生产总值达10046.1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1.8%。陕南初步形成循环经济,2013年生产总值1997.16亿元,为建国初的560倍。西咸新区城市骨架初步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五大组团形象初显。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引进内资153.3亿元,引进外资3980万美元。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及沣东新城成为最具发展活力新的增长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县域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省83个县(市)实现生产总值8790.98亿元,县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92亿元,其中超过100亿元的县(市)达到32个。

三、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由注重量的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

六十五年最集中的体现: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百元GDP财政含量不断提高。

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1952年,陕西人均GDP仅85元,1978年不足300元,全国已接近400元,到1988年跃上千元台阶,2001年迈过5000元大关,2005年冲上万元新台阶,2009年之后每两年跨越一个千元台阶,到2013年达42692元,特别是自2012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5元后,2013年超过784元,展现了大发展的丰硕成果。按年均汇率折算,2004年陕西人均GDP登上1000美元台阶,2007年迈过2000美元台阶,自2009突破3000美元后,每年跨越一个千美元台阶,到2013年接近7000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连续跨越。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水平跃升至中等收入水平,表明陕西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期,开始步入了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新时期。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百元GDP财政含量不断提高。解放初期,我省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1971年全省财政收入仅10亿元,奋斗25年后, 1996年突破百亿元,2001年跨上200亿元台阶,2003—2006年4年间每年增加百亿元,2007年、2008年每年增加200亿元,跨越千亿元大关,之后相继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 2013年达3004.47亿元。1951—2013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8%,尤其是1979—2013年年均增速达15.4%,比改革开放前30年快3.6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2013年达1748.33亿元。每百元GDP财政收入含量由1952年的14.08元提升到2013年18.73元,累计提高4.65元;每百元GDP税收含量由12.34元提升到15.66元,提高27%。

四、供给能力持续提高,商品和服务由短缺走向丰富

六十五年最明显的变化: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产销平衡,工业经济占据半壁江山,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农产品供给从无法自给到产销平衡。从解放初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模式,到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粮食由缺口转为供需基本平衡, 1984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结束了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1998年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1300万吨, 2013年1215.8万吨,为历史第四个高产年,与1949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26.2%的情况下,产量增长了2.7倍。苹果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猕猴桃、红枣、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基地逐步形成。2013年,水果产量1487.38万吨,比1949年增长180.2倍,其中苹果942.82万吨,“陕西苹果”可以为全国每人提供7公斤,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在历经战火洗涤的旧中国,陕西工业十分落后, 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86亿元。六十五年来,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3年,全部工业产值达20820亿元,增加值7507.3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6.8%,已占据经济近半壁江山。市场主体持续扩大,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工业经济效益也大幅提升。截止2013年末,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23户,过十亿企业243户;225户企业盈利过亿元,其中16户企业盈利超过十亿,3户企业盈利超过百亿。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进入世界500强,居464位,成为陕西乃至我国西部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石油等产品产量迅猛增长,天然原油3688.04万吨,比1978年增长610.6倍,年均增长20.1%,成为中国第一“油气”大省;钢材1565.22万吨,增长89.1倍,年均增长13.7%;天然气、汽车从无到有,2013年分别实现产量371.65亿立方米和42.44万辆。

服务方式日趋多元化,服务网络遍布城乡。六十五年来,服务已由政府统一提供的单一模式走向市场化、多元化。信贷、信托、消费渠道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些国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金融企业相继在陕落户,网络交易蓬勃兴起。2013年,陕西银行业金融机构128个,营业网点6630个。商业批发业网点9.94万个,零售业网点55.25万个,餐饮业网点14.03万个。全省连锁企业59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镇超工程建设配送中心17个,乡镇商贸中心和标准化超市117个。与此同时,网络服务也正成为广大老百姓新闻乐见的消费新模式,足不出户的消费业态正逐渐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以西安为中心,四通八达的现代物联网、服务机构遍布三秦大地,货物邮寄基本实现省内隔日送达,省外三日送达,货物之间的城际流动得到极大改善。

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推进

六十五年最直接的表现:投资建设成就斐然,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外贸出口大幅增长。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房地产业从无到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投资体制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投资总量快速扩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51年的0.6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934.21亿元,1951-2013年累计投资76373.97亿元,年均增长20.0%。房地产业从无到有。建国初期,我省城镇居民以低租金为特点的实物福利分配住房制度,住房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房地产开发业也应运而生。1998年,全省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23个,2013年已发展到1690个。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240.17亿元,是1994年的123.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4年的6.4%提高到14.1%,商品房销售面积3045.7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608.11亿元。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各类消费品应有尽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拓宽消费服务领域,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全省消费市场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购销繁荣景象。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繁荣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政策陆续出台,“千城万店无假货”和“家电下乡”等活动全面开展,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升温,为消费市场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0年的3.09亿元增加到4999.54亿元,增长1617倍,年均增长12.4%。

出口领域不断拓展,出口总额大幅提高。1978年全省外贸出口仅为0.12亿美元,1985年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后,陕西出口开始涵盖了商品、工程外包和劳务等领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拳头产品”不断增多。201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01.29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127倍,其中出口102.26亿美元,比1971年增长801倍。

六、对外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外向度持续提高

六十五年最给力的纽带: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利用外资增加,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加快,与世界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贸易伙伴遍及全球。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作为陕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参加和举办各种招商引资及会展活动为契机,积极推介陕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目前,出口企业上千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利用外资不断增加,与世界经济关系日益紧密。从1985年陕西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格里拉金花酒店一期竣工起,陕西便积极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利用外资迅速进入扩张期。2012年韩国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落户陕西,刷新了外商在华单笔投资纪录。2013年,全省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04家,合同外资金额37.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78亿美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101倍、451倍和14711倍。来陕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入住陕西,陕西正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外汇收入成倍增加。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省份,长期以来,陕西充分发掘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全省共接待国际国内旅游人数28514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135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20812倍和70000倍。其中国际旅游人数35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76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56倍和946倍。

七、交通通讯日新月异,快捷便利惠及万家

六十五年最突出的标志: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基本形成,航空、高铁构造建成“一日生活圈”,城市交通步入地铁时代,通讯业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基本构建,“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六十五年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逐步形成以西安为中心,铁路、公路、民航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2013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6.5万公里,是1978年的4.3倍。公路旅客周转量514.9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956.54亿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38.8和187倍;全省铁路营业里程4803公里,铁路旅客周转量421.38亿人公里,比1978年增长7.9倍。民用航线里程达130.23万公里,航线632条。

航空、高铁“一日生活圈”基本形成,城市交通步入地铁时代。2013年,全省航线里程达7064.36万公里,共有632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4条,港澳航线14条,通航城市88个,其中国际10个。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362.68公里,位居全国第九、西部第一位;西安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地高铁线路相继开通,高铁路网的一日交通圈初步形成;西安地铁一、二号线全线通车运营,陕西城市交通步入地铁新时代。

通讯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3G、4G网络等通信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截止2013年末,全省移动电话达3512.46万户,基本实现人手一机;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由1978年每百人0.17部提高到113.76部。国际互联网用户由1999年的5.37万户发展到2013年的506.24万户,增长93.3倍。

八、节能降耗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十五年最深切的感受:更加注重节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绿色成为三秦大地新基调,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建设全国低碳示范省的契机,大力发展低能耗、高价值的工业行业,加快重点节能技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7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高达8.53吨标准煤,2005年降为1.42吨标准煤,“十一五”时期累计下降20.25%,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2013年万元GDP能耗为0.787吨标准煤,与上年比下降3.55%。

“美丽陕西”建设逐步推进,绿色成为三秦大地新基调。我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国初,陕西仅有森林1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7%,到2013年,陕西林地面积1121.1万公顷,森林面积853.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30.92%增长到41.42%,净增10.5个百分点。建成自然保护区6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15.52万公顷。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向海内外全面展示了陕西开发开放、绿色低碳的新形象。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使三秦大地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达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环境治理效果显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着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区改造力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013年,全省园林绿化覆盖面积4106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33853公顷,公园个数173个,公园绿地面积达10138公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好转,2013年我省除西安外9市1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超过300天,西安市优良天数达到138天。在加快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广大农村生活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建设了4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截止2013年底,全省农村住户饮用自来水的达到41.7%,73.1%的农村住户实现了管道供水入户。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221.68亿元,占GDP比重达1.38%,较上年提升0.1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呈下降态势。深入开展汉丹江和渭河污染防治,干流水质持续好转。全省城镇污水处理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

九、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六十五年最可喜的局面: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全民健身体系步伐加快。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医疗基本实现。我省已基本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3年底,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684.51万人,其中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448.79万人,离退休人员人数174.72万人;339.67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比上年末增加0.53万人。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增加。全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达到492.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3.4%。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由2003年的301万人发展到2013年1244.26万人。截止2013底,全省91个县(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50.35万人,参合率达99.4%,比2007年提高9.35个百分点,20种大病全部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2008年以来我省又陆续启动了门诊统筹、省级定点医院报销直通车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并在全国首创了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和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制度,开展了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县级覆盖率达100%。全省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254.3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9%。2013年,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290个,较1949年的149个增长了42.2倍,其中医院2634家,增长了29.3倍。卫生机构床位18.51万张,增长了142.4倍,卫生技术人员23.91万人,增长了58.3倍。

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六十五年最喜人的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观。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关注民生,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消费结构更趋合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10元到突破两万元大关,达到22858元,增长74倍,年均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到6503元,增长48.5倍,年均增长11.8%。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4.1:1缩小到2013年的3.5:1。建国初期,陕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600多元,2013年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已经达到48853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978年的28元,提高到2013年的32546元,增长了1162.4倍。

消费水平逐年提高,转型升级不断加快。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居民预期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支出不断增长。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680 元,比1981年的379元增加16301元,增长44倍。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24元,比1978年多支出5590元,增长42.7倍。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3%下降到2013年的36.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9%下降到31.8%。食品消费水平发生了由量到质的飞跃,饮食更加追求质量、营养及结构均衡,肉、禽、蛋、菜、果的消费量逐步提高,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生物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衣着消费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915元,占居民消费支出的11.5%;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385元,占6.7%。传统衣着消费正在向时尚化、多样化不断发展。

居住环境提高显著,住房设施明显改善。2013年末,陕西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2.8和34.9平方米,比1981年分别增长4.3倍和3.4倍。截至2013年底,城镇居民住房中使用自来水的家庭有93.1%;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家庭有85.4%;有取暖设备的家庭有88%;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家庭有51.3%。全省城镇居民家庭居住在二居室的占到40.2%,三居室占26.4%,四居室及以上的家庭为1.3%。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消费新热点不断涌现。人们的耐用消费品正从过去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的“新四件”逐渐向空调、家用汽车、电脑、移动电话等新消费品转变。住户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82.9台、家用汽车15.7辆、家用电脑61.9台、移动电话215.9部;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6.9辆,移动电话231部、空调16.7台。

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人口素质全面提高。2006年以来,我省全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实施“两免一补”工程,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城乡义务教育以及学前一年教育实现全面免费,贫困生资助和各级学校公用经费实现了“两个覆盖”,83个县区实现营养改善计划与蛋奶工程并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由1949年的0.23万人提高到107.76万人,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实用人才。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312人,是1949年的178.3倍。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成果丰硕。从197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来,陕西科技事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为全面建设创新型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全省专利申请由1985年的302件迅猛增加到2013年的57287件,专利授权量由1985年的5件增加到20836件。2013年,全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达到2826件,是2000年的5.3倍。文化事业成果丰硕。2013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2个,是1949年的4.6倍,图书馆112个,是1949年的16倍。全省共有省级广播电视台1座,市级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37%和98.26%,比1985年提高了42.9个和45.3个百分点。文化体制三级改制2011年底全面完成。大力推进“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全省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六十五年的沧桑磨砺,六十五年的千变万化。如今,陕西已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托着能源化工基地优势,抢占着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高端,拥有着区位、文化、教育、科技等资源,展望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全省上下戮力同心、锐意进取,推进转型,努力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三个陕西”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三秦儿女定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续写更加华美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