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时代主题,是中国改革发展新阶段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新常态”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深水区推进改革的利器,也是资源型地区摆脱“资源诅咒”,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久和谐安定的必然选择。
一、转型发展是山西发展的必然选择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推动“六大发展”、实现煤炭“六型转变”的战略思路,其中转型发展被提高到是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的高度,关系着廉政、创新、绿色、安全、统筹等发展的顺利推进,关系着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绝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累计开采煤炭150多亿吨,其中80%输送省外,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和支撑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山西经济增长缓慢,长期形成的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早在1990年代末,山西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推动转型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在不断加大,始终难以摆脱“市场好时转型没动力,市场不好转型没能力”的发展怪圈。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放缓,需求不振,煤价步入下行区间,致使山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济效益呈现“断崖式”下跌。2013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23位,比2005年排名16位落后7位,比2009年排名21位落后2位;从人均看,2013年全国人均GDP为6767美元,山西只有5635美元,未达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山西的资源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煤炭的依赖性思维。全省119个县(市、区)中85个产煤,长时期、高强度、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模式,形成了资源依赖的发展惯性和思维定式,满足于资源优势下的小日子,缺乏大发展的胆气、魄力和信心。二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经过长期发展,山西形成了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导致产业科技含量低,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优,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工业经济占到经济总量的55%,重工业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95%,其中煤焦冶电占到85%。三是资源综合利用较差。煤炭、冶金、焦炭、电力产业初级化、关联度差,技术装备落后,在开发、加工、转化过程中形成一种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致使资源利用环节损失较大。据估算,山西每开采1吨煤约损耗煤炭资源2.5吨,水资源2.48吨,煤层气10立方米,与煤炭资源共生、伴生的铝矾土、硫铁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达8吨。四是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受地理区位限制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山西经济外向度的水平较低,全省外贸依存度长期停留在10%左右,进出口贸易比例结构失衡,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简单,利用外资水平偏低,规模小,与全国及中部省份相比排位仍然靠后。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从布局,还是从后劲上看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但由于一些影响和制约因素,造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速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动力不足的状况。六是山西民企“羸弱”。总体来看,山西民企存在产业单一、科技含量低、后劲不足、缺乏整体竞争力等问题。其中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焦行业,与产业格局多样,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独树一帜的外省比较,显得有些弱小。
当前,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等方面呈现新的特征,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条件。经济新常态对山西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模式、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转型发展是山西破解发展难题、保持发展可持续的必由之路。山西经济转型是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向非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型,在产业结构上要实现由“一煤独大”单一资源型主导产业向多元化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由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向高效型、集约型、技术型的现代增长转型。
二、山西转型发展的方向
转型发展是山西经济发展的主线、根本和重中之重。过去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不加快结构调整,不转变发展方式,不实行转型发展,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继。近年来,随着转型综改区建设不断推进,山西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但面临的压力也很大,特别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煤炭市场需求减弱、价格下行的巨大冲击;经济结构转换加速,传统支柱产业收缩,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短期内难以形成;财政收入、企业效益、就业等多重压力增大等,山西的转型发展更为迫切、更加艰难。积极应对新常态,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必须以思想转型为先导,以企业转型为基础,以产业转型为重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总体转型。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历史形成的种种困难,也面临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挑战。推动转型发展就是要通过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型、发展动力转型和社会转型,努力把山西建成低碳、绿色、高效能源中心、文化旅游强省以及先进的装备制造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山西转型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宽,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
1、抓重点,实施煤炭革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煤炭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在新常态下,煤炭工业将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步入发展的“新常态”,煤炭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将取决于煤炭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及低碳型发展模式的选择。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首先要坚定实施煤炭革命,推动煤炭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即“六型”转变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其次,要突破以往“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以服务他人为指向、以生产和输出初级产品为主的平面式发展模式,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以有效整合区内和区外资源为指向,创新山西能源管理体制,转变煤炭产销观念,开发推广煤炭绿色转化技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发展;建立煤炭储备基地,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中国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做好其他配套产业、关联产业发展,为能源中心建设提供多元化支持。第三,要狠抓煤炭革命。实施再重组战略,组建能源综合管理部门,深化煤炭市场改革等。
2、谋长远,全力破解“一煤独大”困局,做好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一是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转型发展、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站在战略的高度谋划民营经济的发展,降门槛、拆篱笆、搭平台、强服务,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二是壮大山西特色服务业。经济进入新常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当充分发挥山西在服务业方面的特色优势,瞄准重点行业领域,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把服务业打造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三是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为依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能力。新常态下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战略重点是争夺科技制高点,主要动力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推进板块崛起,增强区域竞争力。顺应区域发展新态势,推进板块和通道经济的崛起,以板块式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走出一条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道路。
三、山西转型发展的路径
面对宏观形势的深刻变化,山西的转型发展更为迫切、更加艰难。山西必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积极应对新常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转型发展,通过以思想转型为先导,以企业转型为基础,以产业转型为重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总体转型,健全完善推动转型发展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动力机制和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政策措施体系,形成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1、思想转型是转型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是否科学,决定了转型发展能否成功。因此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自觉地从煤炭依赖、政府依赖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摒弃过去简单采煤、卖煤的发展思维定式,摒弃守成求稳、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山西转型发展问题,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
2、企业转型是转型发展的微观基础与根本保证。企业转型是企业通过改变和变革市场、产业、经营、管理等,进而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格局将逐步演变,企业要深入分析市场、技术、资源、政治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根据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要在战略上赢得主动,战略发展方向必须适应新常态,发展目标应以有质量、有效益为主,发展动力应优先考虑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特别要加大煤炭企业的转型力度,降低成本,转变合作方式,依托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投资,加大科技力度,优化结构,走产业多元、升级之路。同时,加大对落后产能和“三高一低”企业的有效控制,积极引导大批中小企业从采矿业、制造业等规模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3、产业转型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产业转型,首先要坚定实施煤炭革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加快煤炭发展方式转变,实施资源再重组战略,组建能源综合管理部门,深化煤炭资源市场配置改革,打造集生产加工、技术研发、市场交易、教育培训、物流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立体式新能源中心”。其次,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太钢、太重、富士康等重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瞄准重点行业领域,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把服务业打造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第三,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全省产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站在战略的高度谋划民营经济发展,降门槛、拆篱笆、搭平台、强服务,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第四,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环境优化发展战略,通过提高环保门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始终注重保护环境生态,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排放后减排”产业转型老路。
总之,思想转型、企业转型、产业转型是山西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在当前经济体制下,还需要从中央到地方进行总体设计,全面把握,总体布局,从体制机制、政策各个方面做出统筹部署,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